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海报公布!这才是最棒的中国设计!
作者:P丽来源:部落窝教育发布时间:2021-09-23 18:02:45点击:2840
编按:
9月22日,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活动中,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宣传海报正式发布了!
1
官方海报
首先公布的是已于2020年7月发布的三组六幅官方海报。
第1组:以冬奥会会徽和主要场馆作为要素的海报。
设计特点:奥运会徽的中国特色。
①北京冬奥会会徽名叫“冬梦”,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名叫“飞跃”,都是由林存真设计者设计的。
②设计灵感都来自于中国汉字,一个是“冬”,一个是“飞”。
③设计中暗含冬季运动员的身姿。“冬梦”中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,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;“飞跃”中把汉字“飞”,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、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。
第2组:以两个吉祥物作主体的海报。
设计特点:吉祥物是由国宝熊猫和中国式灯笼为原型创作。
第3组:以奥运会吉祥物和中国剪纸窗花相结合的海报。
设计特点:把中国特色剪纸与吉祥物相结合,体现更为鲜明的中国风。
2
首次亮相海报
然后,就是第一次正式亮相的10套奥运会宣传海报。
第1套:中国结式海报!
设计特点:中国结与奥运五环、奥运五色相结合的海报!把浓浓的中国味传递出来。又因为中国结表示团结、情感和睦、吉祥等美好的寓意,与奥运会的意义有相似的地方,都是希望全世界人民的团结美好,所以两相呼应,让设计中传递出直接而强烈的美好祝福!
第2套:“一起向未来”海报。
设计特点:以灰白简笔画勾勒画面背景,暗合中国画中的黑白和留白特色,表现出了冬天户外的建筑和环境。简单勾勒的人物,表现出冬天户外的各种运动项目。
第3套:运动员风姿展现的海报。
设计特点:每一张海报中都勾画了不同的运动员做着不同的冬季运动,又巧妙地把运动员们的运动姿态组合成一个圆。六张海报组合成六个不同的圆,对应五个海报颜色(黄色有两个),也是对应奥运五环上的不同颜色。
第4套:“一起向未来”简但构图海报。
设计特点:主体设计以中国建筑和中国红为重。描绘了一个穿着中国红的运动员从高大的中国建筑上滑雪而下。
第5套:线条简笔画不同运动员姿态的海报。
设计特点:巧妙运用简笔画勾勒不同运动项目下的运动员动作,并用线条和颜色勾勒的结构做背景画面。
第6套:童趣味海报。
设计特点:设计画面颜色丰富、颜色对比明显,有童趣感。
第7套:又一套中国风设计海报。
设计特点:以中国红和金色作为背景颜色,以黑色勾勒不同的运动器材。黑色线条的设计,或曲折、或弯曲、或近乎笔直,象征着不同运动器材的运动轨迹和走向。黑色的设计又好像毛笔在纸上行云流水的写字、图画。
第8套:结合吉祥物的海报
设计特点:以吉祥物和中国穗为主要元素。
第9套:简单构图式海报。
设计特点:运动剪影和绸带状图形为设计元素。巧妙地让运动剪影在不规则的条状图形结合后,产生了动态感。
第10套:元素最丰富的设计海报
设计特点:元素丰富但颜色简单统一。主体选用吉祥物和奥运主要场馆,再配以中国式祥云、绿树、光芒、雪花等元素。海报中上方是中国式的Logo,在加深中国风感觉以外,让画面结构更稳定。
3
中国式态度
奥与海报宣传设计能最直观地展现奥运会主办国的文化和态度!
奥运会更是各国向世界展现自己姿态的盛会!中国只办过一届——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,但却是全世界最认可的奥运会之一。
那时,对世界来说,我们只是一个只有kongfu(功夫)享誉海外的不知名的神秘的东方国家!但从散发着浓浓的中国风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开始,一场席卷世界的中国式自我介绍,展现在世界面前。
那是一场,至今,仍然在国外互联网上被人追捧的中国风奥运会!
时隔14年,奥运会又将在中华大地上再次展开!
这一次,我们除了kongfu,我们还有一大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。这一年,我们战胜了疫情,载人航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,属于中国自己的太空站上可以只有中国字……
甚至,中国风也早已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!
一群老外傻傻的在身上纹着中国字!
一群老外穿着中国风设计的衣服!
2022冬奥会和残奥会的海报设计中,中国风、中国元素的设计存在在每一张海报中!这就是中国人的态度!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化元素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文化产品,向世界宣告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!
下面这张海报更是把中国人对世界的态度,体现的淋漓尽致!把奥运五环内化在中国结中,体现了中国的强大、自信和包容!
明年,中华大地将再次迎来用中国汉字设计出的奥运会会徽!
我们期待着这一场盛会再次在华夏大地展开,再次向世界宣告:中国,正崛起!
本文配套的练习素材请加QQ群:465481414下载
做PS高手,快速提升工作效率,部落窝教育《Photoshop全面精通班》视频和《AI平面与电商设计从零到精通》直播课全心为你!
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,随时随地学习PS:
相关推荐:
版权申明:
本文作者P丽;同时部落窝教育享有专有使用权。若需转载请联系部落窝教育。